廣場
最新
熱門
資訊
我的主頁
發布
掃描下載 Gate App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GateUser-20320777
2025-08-07 06:44:23
關注
一:先來看看到底什麼是 Spheron?
簡單說,它就是個 “全棧計算生態”,給開發者和企業提供一套現成的基礎設施,讓他們能輕鬆部署、擴展那些高性能的 AI 應用和去中心化應用。
你可以理解成 “去中心化的雲服務”,但比傳統雲更靈活,不設權限,誰想用都行,而且靠社區裏的節點(比如個人或小機構的硬件)來提供算力,不是某一家大公司壟斷。
二:近些年做了些什麼?
很多的加密項目大多先瞎吹、搞代幣預熱,再琢磨做產品,Spheron 不一樣,沒發代幣就已經很能打了:
早幾年就踏實做去中心化的網頁托管和開發工具,練出了調配算力、優化使用體驗的真本事;
2024 年的時候,搞起了去中心化的 GPU 市場,現在全球有 4.4 萬個提供硬件的設備,8300 多塊 GPU、60 多萬個 CPU 真在跑,覆蓋 176 個地區;
到了2025 年,沒發代幣呢,一年就賺 1000 萬美元,這數很多發幣好幾年的項目都達不到;
現在已經有 100 多個項目在它上面搭東西,不管是提供 GPU 的,還是做 AI 代理平台的,涉及 AI 和 Web3 不少領域,範圍還是挺廣的!
三:Spheron的核心有哪些?
現在大家都在說 AI 代理(就是那種能自己琢磨、自己幹活的 AI 程序),這東西要想跑起來,得有三樣:算力得夠強、有數據能用、環境得公開透明沒人瞎搗亂。
Spheron 就把這三塊都弄好了:
算力方面:現成的 GPU 網路,隨時能用;
數據方面:對接了存儲和數據合作方,有數據可用;
工具方面:自己搞了像文本轉視頻的 KlippyAI、不用寫代碼就能弄 AI 代理的 Skynet 這些東西,開發者拿過來就能用,不用申請什麼權限,花錢(人民幣或者加密貨幣都行)就能上線。
四:再來看看代幣 $SPON 的情況
代幣 $SPON 不是虛的,可以理解爲是生態裏能用的 “潤滑劑”。
7 月 29 號它在 Bitget,Gate、MEXC 這三個平台正式上線,其他地方提前交易的都是假的,這點得留意下
然後它的用處不是拿來炒的,是真能在生態裏發揮作用:
付錢:用 $SPON 能買算力、存數據;
質押:提供硬件的節點,押 $SPON 能多拿獎勵;
說話:手裏有幣的人能投票定網路規則,比如價格怎麼定、加什麼功能;
通縮:收入裏拿一部分回購 $SPON,慢慢減少市面上的流通量。
還有個讓人放心的點:投資者的幣要鎖 1 年,團隊和顧問的鎖 4 年,核心團隊的全鎖 4 年 —— 說明不是來撈一筆就走的,是想做好項目的!
五:Spheron未來有哪些規劃?
未來打算做成什麼樣?
路線圖寫得很實在清楚了:
短期:把 AI 業務的年收入從現在的 800 萬幹到 3000 萬,KlippyAI 和 Skynet 各自搞到 200 萬收入;
中期:接入 1 萬個遊戲設備搞邊緣計算,給 GPU 提供商搞借貸服務,讓整個網路年收入到 1 億,再拉些 Web2 的應用進來用它的基礎設施;
長期:第一年就通過回購減少 5% 的代幣量,吸引 50 萬開發者進來,搞模型和代理市場。
六:再來隨便說一說自己的看法,瞎說幾句
加密圈裏不少項目就是靠 PPT 忽悠,Spheron 倒是反過來了,先把事做了再發幣,這確實不多見,我就感覺挺有意思的。
代幣沒上的時候,就有一百多個項目在用它,一年能掙上千萬,提供硬件的節點在一百七十多個地區都有,這說明它的東西確實能解決點實際問題,比如開發者覺得那些中心化的雲服務又貴又不開放,用它可能就順手些。
AI 和去中心化計算估計是以後的方向,Spheron 現在基本架子有了,生態也在跑,代幣設計看着也想往長遠走。
不過話說回來,加密市場波動大,要不要摻和還是自己琢磨透,至少先把官方的東西,像白皮書、Dune 上的數據啥的看看明白,研究清楚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SpheronFDN,看它接下來怎麼把這個去中心化的計算基礎做得更像樣點,反正,發幣前能證明自己有用的項目,多留意兩眼也不虧,要勤快一點,多看看項目詳細!
#Spheron #
去中心化計算
#AI基础设施 #
Web3項目
SPON
10.2%
PPT
-0.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
聲明
。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留言
0/400
留言
暫無留言
話題
#
Gate七月透明度報告發布
5k 熱度
#
BTC ETF持倉破1530億美元
9k 熱度
#
美聯儲終止新型活動監管
8k 熱度
#
Bit Digital成功轉型
5k 熱度
#
ETH 熱浪戰隊爭霸賽來襲
658 熱度
置頂
網站地圖
一:先來看看到底什麼是 Spheron?
簡單說,它就是個 “全棧計算生態”,給開發者和企業提供一套現成的基礎設施,讓他們能輕鬆部署、擴展那些高性能的 AI 應用和去中心化應用。
你可以理解成 “去中心化的雲服務”,但比傳統雲更靈活,不設權限,誰想用都行,而且靠社區裏的節點(比如個人或小機構的硬件)來提供算力,不是某一家大公司壟斷。
二:近些年做了些什麼?
很多的加密項目大多先瞎吹、搞代幣預熱,再琢磨做產品,Spheron 不一樣,沒發代幣就已經很能打了:
早幾年就踏實做去中心化的網頁托管和開發工具,練出了調配算力、優化使用體驗的真本事;
2024 年的時候,搞起了去中心化的 GPU 市場,現在全球有 4.4 萬個提供硬件的設備,8300 多塊 GPU、60 多萬個 CPU 真在跑,覆蓋 176 個地區;
到了2025 年,沒發代幣呢,一年就賺 1000 萬美元,這數很多發幣好幾年的項目都達不到;
現在已經有 100 多個項目在它上面搭東西,不管是提供 GPU 的,還是做 AI 代理平台的,涉及 AI 和 Web3 不少領域,範圍還是挺廣的!
三:Spheron的核心有哪些?
現在大家都在說 AI 代理(就是那種能自己琢磨、自己幹活的 AI 程序),這東西要想跑起來,得有三樣:算力得夠強、有數據能用、環境得公開透明沒人瞎搗亂。
Spheron 就把這三塊都弄好了:
算力方面:現成的 GPU 網路,隨時能用;
數據方面:對接了存儲和數據合作方,有數據可用;
工具方面:自己搞了像文本轉視頻的 KlippyAI、不用寫代碼就能弄 AI 代理的 Skynet 這些東西,開發者拿過來就能用,不用申請什麼權限,花錢(人民幣或者加密貨幣都行)就能上線。
四:再來看看代幣 $SPON 的情況
代幣 $SPON 不是虛的,可以理解爲是生態裏能用的 “潤滑劑”。
7 月 29 號它在 Bitget,Gate、MEXC 這三個平台正式上線,其他地方提前交易的都是假的,這點得留意下
然後它的用處不是拿來炒的,是真能在生態裏發揮作用:
付錢:用 $SPON 能買算力、存數據;
質押:提供硬件的節點,押 $SPON 能多拿獎勵;
說話:手裏有幣的人能投票定網路規則,比如價格怎麼定、加什麼功能;
通縮:收入裏拿一部分回購 $SPON,慢慢減少市面上的流通量。
還有個讓人放心的點:投資者的幣要鎖 1 年,團隊和顧問的鎖 4 年,核心團隊的全鎖 4 年 —— 說明不是來撈一筆就走的,是想做好項目的!
五:Spheron未來有哪些規劃?
未來打算做成什麼樣?
路線圖寫得很實在清楚了:
短期:把 AI 業務的年收入從現在的 800 萬幹到 3000 萬,KlippyAI 和 Skynet 各自搞到 200 萬收入;
中期:接入 1 萬個遊戲設備搞邊緣計算,給 GPU 提供商搞借貸服務,讓整個網路年收入到 1 億,再拉些 Web2 的應用進來用它的基礎設施;
長期:第一年就通過回購減少 5% 的代幣量,吸引 50 萬開發者進來,搞模型和代理市場。
六:再來隨便說一說自己的看法,瞎說幾句
加密圈裏不少項目就是靠 PPT 忽悠,Spheron 倒是反過來了,先把事做了再發幣,這確實不多見,我就感覺挺有意思的。
代幣沒上的時候,就有一百多個項目在用它,一年能掙上千萬,提供硬件的節點在一百七十多個地區都有,這說明它的東西確實能解決點實際問題,比如開發者覺得那些中心化的雲服務又貴又不開放,用它可能就順手些。
AI 和去中心化計算估計是以後的方向,Spheron 現在基本架子有了,生態也在跑,代幣設計看着也想往長遠走。
不過話說回來,加密市場波動大,要不要摻和還是自己琢磨透,至少先把官方的東西,像白皮書、Dune 上的數據啥的看看明白,研究清楚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SpheronFDN,看它接下來怎麼把這個去中心化的計算基礎做得更像樣點,反正,發幣前能證明自己有用的項目,多留意兩眼也不虧,要勤快一點,多看看項目詳細!
#Spheron # 去中心化計算 #AI基础设施 # Web3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