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Robinhood的戰略轉型:從散戶交易App到RWA代幣化的金融基礎設施提供者
從散戶交易 App 到金融基礎設施顛覆者:深度解析 Robinhood 的商業版圖與未來棋局
2025年6月30日,某交易平台股價盤中暴漲超12%,創下歷史新高。市場的狂熱源於其在法國戛納發布的一系列重磅消息:推出股票代幣化產品、自建基於某Layer技術的區塊鏈、爲歐盟用戶提供永續合約等。這一系列動作標志着市場對其認知正發生根本性轉變——該平台不再僅僅是一個服務年輕人的「散戶交易App」,它正試圖成爲一個潛在的「金融基礎設施顛覆者」。
本文將從該平台的「昨天、今天、明天」三個維度,層層剖析其商業模式的進化、核心戰略的邏輯,並推演其未來對行業市場的影響力。
一、昨天:從「零佣金」到「多元化」的野蠻生長與轉型陣痛
1. 創業初心與用戶定位
該平台的故事始於兩位斯坦福大學物理學和數學背景的創始人。他們爲對沖基金開發低延遲交易系統的經歷,讓他們意識到服務於機構的技術同樣可以服務於散戶。他們的初心是「金融民主化」,旨在爲普通人提供與機構相同的投資機會。這一理念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精準地與千禧一代對大銀行不信任的情緒產生了共鳴。
他們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於2014年推出了專爲移動端設計的App。其兩大顛覆性創新在於:
憑藉這一精準定位,該平台在2015年正式上線時,等待名單上已有80萬用戶,迅速實現了病毒式增長,開創了一個屬於年輕投資者的時代。
2. 核心商業模式的建立與爭議
「零佣金」並非免費午餐,其背後是該平台精心構建的多元化收入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爭議的便是訂單流支付(PFOF)。
PFOF是該平台實現「零佣金」的基石。簡而言之,平台不將用戶的訂單直接發送到交易所,而是打包賣給高頻交易做市商。做市商通過在買賣價差中賺取微小利潤,並向平台支付一部分作爲回報。這一模式爲其帶來了豐厚收入,但也引發了長期監管爭議,核心在於其是否爲了自身利益而犧牲了用戶的最佳執行價格。
在PFOF的基礎上,該平台不斷擴展其業務版圖,構建了三大收入支柱:
3. 成長的煩惱:危機與反思
野蠻生長必然伴隨着陣痛。該平台的發展歷程中充斥着各種危機事件:
這些危機共同暴露了平台的軟肋:技術平台不穩定、風控機制缺陷、以及商業模式與用戶利益之間的潛在衝突。正是這些深刻的陣痛,迫使平台必須尋找新的增長故事和戰略方向,以擺脫「Meme股樂園」的標籤,重塑市場信任。
二、今天:All in Crypto——平台的戰略野心與商業邏輯
1. 戰略轉向的核心:爲什麼是RWA和股票代幣化?
該平台將未來押注於RWA(Real World Assets,現實世界資產)和加密技術,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基於深刻的財務驅動和戰略考量。
財務驅動方面,加密業務已成爲平台利潤率最高的業務。2025年第一季度,加密交易貢獻了2.52億美元收入,佔總交易收入的43%,首次超過期權成爲第一大交易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其驚人的利潤率,據分析,加密訂單流的做市返點率是股票的45倍、期權的4.5倍。在增長和盈利的雙重驅動下,All in Crypto成爲必然選擇。
戰略層面,此舉幫助平台從一個備受爭議的「散戶券商」升級爲「連接傳統金融與鏈上世界的橋梁」。這不僅能有效擺脫PFOF的監管陰影和「Meme股」的週期性標籤,更是爲了切入一個規模遠超現有業務的萬億級市場——將現實世界的龐大資產進行數字化和代幣化。
該平台對RWA代幣化的願景包括:
2. 「三位一體」的戰略組合拳:如何實現目標?
爲了實現這一宏大目標,該平台打出了一套「三位一體」的戰略組合拳,從應用層下沉至基礎設施層。
股票代幣化(Stock Token): 通過在歐盟市場推出美股代幣,允許用戶進行24/5交易並獲得股息支持,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市場教育和技術驗證。此舉旨在打通傳統資產與鏈上世界的接口,讓習慣於傳統投資的用戶能夠「絲滑」地進入加密生態。
自建L2公鏈: 這是其最具戰略野心的一步。通過基於某Layer技術構建專爲RWA優化的自有公鏈,平台正從一個「應用」下沉爲「基礎設施提供商」。擁有自己的公鏈意味着掌握了規則制定權和生態系統的主導權。未來,所有代幣化資產的發行、交易、結算都將在這個生態內閉環完成,從而構建起強大的技術和商業護城河。
平台化(Broker-as-a-Platform): 通過一系列收購和產品發布(如永續合約、質押服務、AI投顧、信用卡返現購幣),正在構建一個「由加密驅動的全能投資平台」。這個平台將交易、支付、資產管理、基礎設施融爲一體,覆蓋用戶從入金、交易到資產增值的全生命週期,旨在最大化單一用戶的終身價值(LTV)。
3. 對比分析:平台 vs. 其他加密交易所 & 傳統券商
該平台的戰略定位使其在競爭格局中處於一個獨特的位置。
與其他加密交易所相比:
與傳統券商相比:
三、明天:重塑金融秩序的「第一入口」?機遇與風險並存
1. 對金融市場格局的潛在影響
擠壓山寨幣流動性:當投資者可以在一個合規、便捷的平台上交易具有真實價值支撐的藍籌股代幣(如OpenAI、SpaceX),對高風險、無基本面的山寨幣和Meme幣的需求可能會被大量分流。未來加密市場可能進一步分化爲「通過ETF的主流幣」和「能夠連結傳統金融的基礎設施幣」,大量山寨幣或將沒有太大存在感。
重塑股票交易規則:24/7交易將徹底打破傳統交易所的盤前盤後限制,對全球流動性分配、價格發現機制乃至做市商策略都將產生深遠影響。未來,「盤前看納斯達克還是看該平台?」可能從一句玩笑變爲一個真實的問題。
加速傳統金融巨頭入場:該平台的激進布局將成爲一條「鯰魚」,攪動整個傳統金融行業。它的探索將迫使傳統巨頭加速其在資產代幣化領域的布局,從而引發新一輪的金融科技軍備競賽。
2. 平台自身的機遇與估值重構
如果戰略成功,該平台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成爲RWA「第一入口」:憑藉其龐大的用戶規模和領先的產品體驗,該平台有潛力成爲連接數萬億美元現實世界資產與加密生態的核心樞紐。它將同時捕獲「代際財富轉移」(84萬億美元資產將從嬰兒潮一代轉移至千禧一代)和「Crypto Adoption」(加密技術普及)的雙重時代紅利。
估值錨點轉變:其估值邏輯正在發生質變。它不再是一個單純受交易量和利率影響的週期性券商,而是一個兼具S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