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pple與SEC證券爭議即將落幕,誰將獲勝?近期有消息稱,Ripple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長達兩年多的訴訟案或將在今年6月或7月迎來終局。這場備受關注的法律戰無疑將對美國加密貨幣監管方向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整個加密市場格局。在過去一周,受此案影響的XRP價格曾出現漲趨勢。然而本週XRP價格卻大幅下跌,截至4月21日已跌至3月以來的最低點。衆所周知,懸而未決的Ripple-SEC訴訟案是影響XRP走勢的關鍵因素。隨着案件臨近終結,市場情緒愈發不穩,人們也越來越關注這場持久拉鋸戰的走向和結果。## Ripple-SEC三年訴訟即將畫上句號這起案件可以追溯到2020年12月,當時SEC起訴Ripple違反了聯邦證券法。SEC認爲Ripple公司及其創始人向投資者出售XRP並從中獲利,這種行爲已構成證券交易,但Ripple卻未將XRP註冊爲證券。根據聯邦證券法規定,所有證券的發行和銷售,包括涉及數字資產的證券,都需要按規定進行登記或獲得豁免註冊資格。早在2019年,SEC就基於Howey測試發布了《數字資產"投資合同"的框架分析》,用以判斷數字資產是否爲證券。SEC認爲,如果數字貨幣的發展依賴某一公司的努力,且投資者期望從投資中獲得合理利潤,那麼這種數字貨幣就會被視爲證券。反之,如果一種數字貨幣足夠獨立、去中心化,任何參與者都無法影響其運作,且投資者不會對利潤形成預期,那麼這種數字貨幣就不屬於證券。有研究機構據此認爲,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參與維護者足夠分散,因此這兩種數字資產並未被SEC認定爲證券。這份分析框架並非正式法律,僅爲加密公司提供監管預期參考,提示其可能被視作"證券"進行監管。顯然,在這一框架下,XRP這類中心化貨幣很容易被歸類爲證券。但Ripple堅稱其跨境支付幣不是證券。此後,雙方展開了長達近3年的法律拉鋸戰,爭論焦點始終是"XRP是否爲證券"。直到今年3月,雙方仍在爲各自立場進行辯護。SEC主席Gensler認爲SEC有權決定哪些數字資產屬於證券,無需通過立法。他表示現行證券法已涵蓋加密市場中的大部分活動,雖然國會可以採取行動進一步澄清,但他認爲沒有必要增加權力。而Ripple首席執行官Brad Garlinghouse則認爲,這種決定應該基於立法,而非SEC主席的個人觀點。4月8日,Gensler在最新推文中表示,加密市場與證券法並無不兼容之處。SEC的目標是使加密領域符合證券法,確保數字資產投資者獲得與其他市場相同的保護。然而,Ripple的政策主管Susan Friedman認爲,加密貨幣與證券存在差異,需要具體規則而非採用一刀切的監管方式。雙方各執己見。近日有專業人士稱,SEC對Ripple的訴訟案將在上半年有最終裁決。## Ripple-SEC的"證券之爭"爲何曠日持久?雙方持續數年的辯論核心是"XRP的發行是否以銷售爲目的"。從更大範圍來看,雙方爭執的實質是"誰有權決定一項數字資產是否爲證券"。對加密公司和交易所而言,這關乎切身利益;對美國監管機構來說,則事關監管權力的博弈。此次紛爭將爲美國未來的監管規則定調,也將影響加密市場的走向。因此,任何一方的勝出都將壓縮另一方的權益空間,導致雙方僵持不下。4月20日,一份調查報告揭示了Ripple通過馬來西亞主要合作夥伴Tranglo銷售數十億美元XRP的商業行爲,並指出Ripple如何粉飾數據來營銷其核心業務。衆所周知,跨境支付是Ripple的核心業務,分爲有XRP和無XRP兩條業務線。但只有XRP業務線真正盈利。有觀點認爲,Ripple通過營銷XRP的流動性支付技術(ODL)實現了公司快速增長。對此,Ripple首席技術官在社交媒體上表示,Ripple所做的只是爲了使XRP盡可能廣泛應用,並非爲了出售賺錢。Ripple能從中獲利並維持運轉,只是因爲足夠幸運。因此,在這類業務中很難對"XRP是否以出售爲目的"進行明確定性。Gensler態度強硬,不僅是爲了爭奪加密監管權,也是對加密貨幣層出不窮且眼花繚亂的運營模式感到不滿。他認爲這種復雜性更容易滋生灰色地帶。據報道,Gensler最近在國會作證時批評了加密貨幣的合規性,並對穩定幣監管表示擔憂。他表示,從事金融工作40年從未見過如此不符合證券法的領域。他還確認,如果加密貨幣代幣被視爲證券,任何此類代幣交易的交易所都需要註冊爲國家證券交易所,接受SEC監管。Gensler對待監管態度極爲強硬,堅持維持現有監管準則,不做重大改變。他還認爲,數字資產市場需要更加合規。因爲它嚴重危及投資者,並破壞公衆對資本市場的信任,威脅投資者畢生積蓄。而Ripple認爲,一旦XRP被認定爲證券就需要接受嚴格監管,這在某種程度上會扼殺加密創新。雙方各執一詞,一直僵持不下。整起Ripple-SEC訴訟事件也正是當前美國加密市場的縮影,這個新興市場在立法和監管上仍存在諸多灰色地帶。監管範圍和職責不明確,加密公司對監管預期也不穩定。加密市場仍需更清晰的監管制度來減少可能引發的市場混亂,此次訴訟結果將成爲加密監管變革的契機。## 哪方勝算更大?加密監管將朝哪個方向發展,還是要取決於判決結果。由於加密市場波動極爲敏感,XRP價格也可視爲投資者對這場訴訟的情緒反映。此前有報道稱Ripple可能贏得與SEC的訴訟,XRP代幣隨後24小時內漲超20%。前段時間XRP價格飆升,有觀點認爲是因爲一些知名網紅和有影響力人士對Ripple-SEC訴訟即將結束表示支持,推動了XRP價格漲,因爲Ripple似乎極有可能在訴訟中勝出。但有參與訴訟的律師認爲,SEC和Ripple訴訟案可能以平局告終。因爲SEC自己的專家承認,自2018年年中以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價格可以解釋多達90%的XRP價格變動。而SEC又認爲Ripple Labs持有高比例的XRP意味着XRP是中心化的,是一種證券。這兩種說法和立場自相矛盾。預計幾周後,這起訴訟的裁決結果就將公布。整體而言,XRP社區仍對當前形勢保持樂觀。他們認爲監管機構立場不一,法官不太可能因此支持SEC。但無論如何,各方都會爲自身利益積極爭取。只有等到最終裁定結果出爐,這場持續3年的連續劇才能真正畫上句號。
Ripple訴SEC案即將落幕 XRP未來走向引市場關注
Ripple與SEC證券爭議即將落幕,誰將獲勝?
近期有消息稱,Ripple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長達兩年多的訴訟案或將在今年6月或7月迎來終局。這場備受關注的法律戰無疑將對美國加密貨幣監管方向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整個加密市場格局。
在過去一周,受此案影響的XRP價格曾出現漲趨勢。然而本週XRP價格卻大幅下跌,截至4月21日已跌至3月以來的最低點。衆所周知,懸而未決的Ripple-SEC訴訟案是影響XRP走勢的關鍵因素。隨着案件臨近終結,市場情緒愈發不穩,人們也越來越關注這場持久拉鋸戰的走向和結果。
Ripple-SEC三年訴訟即將畫上句號
這起案件可以追溯到2020年12月,當時SEC起訴Ripple違反了聯邦證券法。SEC認爲Ripple公司及其創始人向投資者出售XRP並從中獲利,這種行爲已構成證券交易,但Ripple卻未將XRP註冊爲證券。根據聯邦證券法規定,所有證券的發行和銷售,包括涉及數字資產的證券,都需要按規定進行登記或獲得豁免註冊資格。
早在2019年,SEC就基於Howey測試發布了《數字資產"投資合同"的框架分析》,用以判斷數字資產是否爲證券。SEC認爲,如果數字貨幣的發展依賴某一公司的努力,且投資者期望從投資中獲得合理利潤,那麼這種數字貨幣就會被視爲證券。反之,如果一種數字貨幣足夠獨立、去中心化,任何參與者都無法影響其運作,且投資者不會對利潤形成預期,那麼這種數字貨幣就不屬於證券。有研究機構據此認爲,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參與維護者足夠分散,因此這兩種數字資產並未被SEC認定爲證券。
這份分析框架並非正式法律,僅爲加密公司提供監管預期參考,提示其可能被視作"證券"進行監管。顯然,在這一框架下,XRP這類中心化貨幣很容易被歸類爲證券。但Ripple堅稱其跨境支付幣不是證券。
此後,雙方展開了長達近3年的法律拉鋸戰,爭論焦點始終是"XRP是否爲證券"。直到今年3月,雙方仍在爲各自立場進行辯護。
SEC主席Gensler認爲SEC有權決定哪些數字資產屬於證券,無需通過立法。他表示現行證券法已涵蓋加密市場中的大部分活動,雖然國會可以採取行動進一步澄清,但他認爲沒有必要增加權力。而Ripple首席執行官Brad Garlinghouse則認爲,這種決定應該基於立法,而非SEC主席的個人觀點。
4月8日,Gensler在最新推文中表示,加密市場與證券法並無不兼容之處。SEC的目標是使加密領域符合證券法,確保數字資產投資者獲得與其他市場相同的保護。然而,Ripple的政策主管Susan Friedman認爲,加密貨幣與證券存在差異,需要具體規則而非採用一刀切的監管方式。
雙方各執己見。近日有專業人士稱,SEC對Ripple的訴訟案將在上半年有最終裁決。
Ripple-SEC的"證券之爭"爲何曠日持久?
雙方持續數年的辯論核心是"XRP的發行是否以銷售爲目的"。
從更大範圍來看,雙方爭執的實質是"誰有權決定一項數字資產是否爲證券"。對加密公司和交易所而言,這關乎切身利益;對美國監管機構來說,則事關監管權力的博弈。此次紛爭將爲美國未來的監管規則定調,也將影響加密市場的走向。因此,任何一方的勝出都將壓縮另一方的權益空間,導致雙方僵持不下。
4月20日,一份調查報告揭示了Ripple通過馬來西亞主要合作夥伴Tranglo銷售數十億美元XRP的商業行爲,並指出Ripple如何粉飾數據來營銷其核心業務。
衆所周知,跨境支付是Ripple的核心業務,分爲有XRP和無XRP兩條業務線。但只有XRP業務線真正盈利。有觀點認爲,Ripple通過營銷XRP的流動性支付技術(ODL)實現了公司快速增長。對此,Ripple首席技術官在社交媒體上表示,Ripple所做的只是爲了使XRP盡可能廣泛應用,並非爲了出售賺錢。Ripple能從中獲利並維持運轉,只是因爲足夠幸運。因此,在這類業務中很難對"XRP是否以出售爲目的"進行明確定性。
Gensler態度強硬,不僅是爲了爭奪加密監管權,也是對加密貨幣層出不窮且眼花繚亂的運營模式感到不滿。他認爲這種復雜性更容易滋生灰色地帶。據報道,Gensler最近在國會作證時批評了加密貨幣的合規性,並對穩定幣監管表示擔憂。他表示,從事金融工作40年從未見過如此不符合證券法的領域。他還確認,如果加密貨幣代幣被視爲證券,任何此類代幣交易的交易所都需要註冊爲國家證券交易所,接受SEC監管。Gensler對待監管態度極爲強硬,堅持維持現有監管準則,不做重大改變。
他還認爲,數字資產市場需要更加合規。因爲它嚴重危及投資者,並破壞公衆對資本市場的信任,威脅投資者畢生積蓄。而Ripple認爲,一旦XRP被認定爲證券就需要接受嚴格監管,這在某種程度上會扼殺加密創新。雙方各執一詞,一直僵持不下。
整起Ripple-SEC訴訟事件也正是當前美國加密市場的縮影,這個新興市場在立法和監管上仍存在諸多灰色地帶。監管範圍和職責不明確,加密公司對監管預期也不穩定。加密市場仍需更清晰的監管制度來減少可能引發的市場混亂,此次訴訟結果將成爲加密監管變革的契機。
哪方勝算更大?
加密監管將朝哪個方向發展,還是要取決於判決結果。
由於加密市場波動極爲敏感,XRP價格也可視爲投資者對這場訴訟的情緒反映。此前有報道稱Ripple可能贏得與SEC的訴訟,XRP代幣隨後24小時內漲超20%。前段時間XRP價格飆升,有觀點認爲是因爲一些知名網紅和有影響力人士對Ripple-SEC訴訟即將結束表示支持,推動了XRP價格漲,因爲Ripple似乎極有可能在訴訟中勝出。
但有參與訴訟的律師認爲,SEC和Ripple訴訟案可能以平局告終。因爲SEC自己的專家承認,自2018年年中以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價格可以解釋多達90%的XRP價格變動。而SEC又認爲Ripple Labs持有高比例的XRP意味着XRP是中心化的,是一種證券。這兩種說法和立場自相矛盾。
預計幾周後,這起訴訟的裁決結果就將公布。整體而言,XRP社區仍對當前形勢保持樂觀。他們認爲監管機構立場不一,法官不太可能因此支持SEC。但無論如何,各方都會爲自身利益積極爭取。只有等到最終裁定結果出爐,這場持續3年的連續劇才能真正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