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財庫之戰:35天內BitMine超越SharpLink成最大ETH持有者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以太坊財庫霸主之爭:35天內的權力交替

在短短35天內,以太坊企業持倉的領頭羊發生了驚人的變化。BitMine這家曾經默默無聞的納斯達克小公司,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融資和加倉操作,將其ETH持倉從零迅速提升至83萬枚,超越了原本的龍頭SharpLink,成爲全球最大的ETH財庫。

這不僅僅是數字上的競爭,更是兩種不同理念的資本較量。SharpLink代表着"幣圈OG"的傳統,採取緩慢積累、靜待漲的策略;而BitMine則體現了"華爾街力量",通過推動漲勢來實現價值。這場較量反映了低成本囤幣與高槓杆操作、長期持有與短期敘事策略之間的對抗,本質上是兩種世界觀的正面交鋒。

這兩家公司的差異不僅體現在買入策略上,更深層次的是在爭奪一個關鍵問題的答案:在加密金融的下一階段,誰將有權定義ETH的"價格"?

爲什麼是ETH的兩種血統?

SharpLink代表了"ETH原住民"的延續。其股東陣容幾乎覆蓋了以太坊生態的全產業鏈資本,包括原血統陣營(如Consensys)、基礎設施陣營(如Pantera、Arrington等)以及金融化陣營(如Galaxy Digital等)。這種資本綁定不僅強化了SharpLink的"ETH財庫"敘事,也爲其在各個環節提供了資源槓杆。

SharpLink的ETH持倉結構也體現了這種"OG屬性":來源於內部轉帳而非公開市場;單次買入規模小但週期長;注重安全性和流動性管理。其建倉成本區間主要集中在$1,500-$1,800之間,部分早期持倉成本甚至低於$1,000。

然而,這種路徑也帶來了一些問題:OG團隊的"囤幣"心態使其更注重成本收益比,幣價大漲時容易觸發減倉衝動;信息流更閉環謹慎,不傾向於主動打造敘事;在財報披露效率和資本市場運營方面顯得滯後。

相比之下,BitMine以典型的華爾街資本姿態進入ETH賽道。其PIPE融資結構充滿金融工程意味,參與方包括主流美股結構投資者。BitMine董事會成員多出身於投行、私募和對沖基金,他們將ETH視爲一種可交易的新型金融資產。

這種OG與華爾街之間的差異不僅是節奏上的,更是動機上的衝突。這迫使SharpLink開始反思,是否需要引入新的華爾街機構投資者來參與其定向發行。

這標志着以太坊敘事正在經歷一場"權力交接":從OG手中逐漸轉向能夠更好地處理財報、構建敘事、設計金融結構的資本手中。未來ETH的定價主導權,將更多地掌握在那些能夠掌控敘事結構、獲得華爾街融資支持的機構手中。

如何用35天奪取ETH龍頭寶座?

BitMine在短短35天內從無到有,成功超越SharpLink成爲全球最大的以太坊財庫公司。其操作手法精準而富有節奏:

第一周(7月1日-7月7日):完成2.5億美元PIPE融資,公開披露首批購入約15萬ETH。

第二周(7月8日-7月14日):新增採購26.6萬ETH,總持倉突破56萬枚。

第三周(7月15日-7月21日):追加購入27.2萬ETH,累計持倉達到83萬枚以上。

BitMine採用了"敘事主導"的節奏化進攻策略,通過多種渠道向市場傳遞明確信號。其建倉節奏與市場走勢高度協同,平均買入價爲3,491美元,恰好避開了階段高點。

同時,BitMine的股價也出現爆發式增長,從7月初的4美元漲至8月上旬的41美元,漲幅超過900%。總市值從不足2億美元躍升至30億美元以上。

更值得注意的是,每次BitMine發布持倉更新後,不僅其股價漲,ETH現貨市場也出現同步放量漲。市場開始將"BitMine買入-ETH價格漲"視爲一組邏輯相關事件,進一步強化了敘事閉環。

這種"市場預期-結構披露-資產買入-價格反饋"的正循環,被華爾街視爲一次典型的市值重塑案例。BitMine不再只是一個持幣企業,而是正在成爲"以太坊機構化結構"的關鍵中樞。

BitMine用35天打造了一個"結構性漲"模板,這可能成爲下一個以太坊牛市敘事中最早出現的金融原型。

新莊家代言人

某知名分析師作爲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的聯合創始人兼研究主管,是連接美股與加密市場的重要橋梁人物。他的特點是高頻率、強敘事、強佔位,善於將"漲"這件事講得既合理又吸引人。

他設計的Bitcoin Misery Index(BMI)成爲他喊多言論的"數據背書"。無論市場漲跌,他都能找到合適的解釋和預期。

他的"結構化喊單"風格有幾個顯著特徵:

  1. 永遠提供新的目標價,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預期。
  2. 利用多平台聯動和頻繁出鏡來傳播觀點。
  3. 同時針對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制造不同的心理預期。
  4. 將預測轉化爲信仰制造,強調資產重估的合理性。

在2024-2025年以太坊敘事的構建中,他再次成爲重要推手。他不僅預測ETH會漲,還強調"ETH將成爲企業負債表的一部分",爲BitMine這樣的操作提供了輿論支持。

在BitMine崛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那套話術邏輯的深度影子:用結構指標衡量基本面,用週期邏輯解釋快速漲,用機構入場掩蓋高成本買入的激進策略。

結語

在當前的加密資產世界,敘事常常主導估值的生成。BitMine的崛起不僅僅是資產負債表上的變化,更是一次圍繞"如何讓機構理解ETH"的敘事重構。

這場競爭的核心在於誰能更快、更清晰、更結構化地將"加密資產"解讀爲"金融資產"。未來,誰將成爲ETH在華爾街的"長期估值錨"?誰能構建下一個主流估值模型?誰能將流動性敘事轉化爲結構性收入?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機構定價話語權的下一輪主導者。

這輪以太坊財庫之戰已經超越了早期的鏈上信仰競爭。以太坊定價的天花板不再屬於最早喊多的OG,而是屬於最善於講故事的華爾街資本。

ETH-0.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代码审计姐vip
· 16小時前
传统还是创新都无所谓吧
回復0
MEV受害者互助会vip
· 08-15 05:57
白嫖都白嫖不到
回復0
BridgeNomadvip
· 08-15 05:45
玩法高端集大资本
回復0
DAO会议翘课生vip
· 08-15 05:40
资本就是这么任性
回復0
gas费吞噬者vip
· 08-15 05:39
华尔街套路玩明白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