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3引领Web3注意力经济 全链身份变革的先驱者

robot
摘要生成中

Layer3:引领全链身份变革的Web3注意力经济平台

近期,ParaFi和Greenfield Capital联合领投了一轮1500万美元的融资,这引起了业内对Layer3的关注。Layer3作为一个Web3任务平台,其快速发展背后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注意力经济下的Layer3:2120万融资如何助推全链身份变革

1. Layer3概述

Layer3是一个全新的代币经济模型实践平台,结合了游戏化与注意力经济。它通过整合注意力经济、全链身份和代币分发协议,旨在释放万亿级的市场价值。

Layer3不仅为新用户提供了一个有趣的Web3入门方式,还鼓励现有用户探索新的协议和应用。它通过构建全链身份基础设施,实现了用户与项目之间的高效匹配。

注意力经济下的Layer3:2120万融资如何助推全链身份变革

2. Web3任务平台现状

当前Web3任务平台可分为三类:

  • 流量类:如Galxe、SoQuest等
  • 教育类:如Layer3、RabbitHole等
  • 垂直细分类:如Phi Land和Dework

目前市场面临热度减退、同质化竞争等挑战。未来平台需要转型为长期流量池,优化用户体验,构建独特盈利模式。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利益重新凝聚社区,形成价值闭环。

注意力经济下的Layer3:2120万融资如何助推全链身份变革

3. Layer3的运作模式

3.1 面向C端用户

Layer3通过以下方式为用户创造价值:

  • 任务系统按生态归类,便于用户快速了解项目
  • 完成任务可获得CUBE NFT,记录链上身份信息
  • 用户可通过CUBE获得平台奖励和项目空投

注意力经济下的Layer3:2120万融资如何助推全链身份变革

3.2 面向B端项目方

Layer3为项目方提供:

  • 访问用户注意力资源的基础设施
  • 简单的代码集成方式
  • 完整的任务所需工具链
  • 优质用户筛选渠道

注意力经济下的Layer3:2120万融资如何助推全链身份变革

3.3 小结

Layer3充当ToC到ToB的桥梁,为双方提供高效匹配平台。新协议带来新用户,新用户吸引更多协议,形成良性循环。

注意力经济下的Layer3:2120万融资如何助推全链身份变革

4. Layer3的代币经济模型

Layer3的代币经济设计围绕三个维度:

4.1 代币供应

  • 总量:10亿枚
  • 采用通缩模型
  • 通过用户和社区行为与销毁机制挂钩

注意力经济下的Layer3:2120万融资如何助推全链身份变革

4.2 代币效用

  • 分层质押模型
  • 结合质押量、时间和参与度计算收益
  • 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生态活动

注意力经济下的Layer3:2120万融资如何助推全链身份变革

4.3 代币分发

  • 兼顾社区、核心贡献者、投资者和顾问利益
  • 设置锁定期和逐步释放机制
  • 每日线性释放,避免大规模抛售

Layer3的代币经济模型通过质押机制、应用场景拓展和稳定收益增长,实现了生态自我完备和风险抵御。

注意力经济下的Layer3:2120万融资如何助推全链身份变革

5. 总结

Layer3作为新一代Web3任务平台,通过创新的全链身份基础设施和注意力经济模型,为用户和项目方搭建了高效的价值匹配桥梁。其代币经济设计也体现了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考量。随着Web3生态的发展,Layer3有望在推动用户增长和项目繁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L3-0.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TokenToastervip
· 08-13 17:53
又一个割韭菜的产品来了
回复0
NFT慈善家vip
· 08-13 17:53
老实说,这只是另一个包裹在“注意力经济”中的庞氏骗局...
查看原文回复0
BearMarketBardvip
· 08-13 17:51
又一个融钱的玩具罢了
回复0
RektRecordervip
· 08-13 17:48
又双叒是web3新玩具...
回复0
GasGasGasBrovip
· 08-13 17:30
真又整新概念 炒作来咯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