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货币与上市公司的双向选择2024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加密货币行业迎来一系列利好政策。许多上市公司开始效仿Strategy公司,成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囤币商。然而,不同加密货币的特性各异,上市公司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标的。同时,加密货币项目方也希望吸引优质上市公司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本文将从上市公司和项目方双向视角,分析两者的选择逻辑。## 1. 上市公司视角看加密货币### 1.1 覆盖融资成本:PoS公链代币优于PoW公链代币 对于依赖债务融资的上市公司,持有PoS公链治理代币并质押,可获得2%-7%的年化收益,有助于覆盖融资成本。相比之下,BTC等PoW公链资产难以实现"钱生钱"。### 1.2 上市公司如何选择PoS公链代币不同上市公司的需求各异,主要分为三类:1) 追求高质押收益:SOL质押收益率高,公链交易量稳定。2) 追求价值增长:HYPE交易费回购机制,币价已实现10倍增长。3) 追求生态布局:ETH去中心化程度高,Layer2开发难度低。## 2. 加密货币项目方视角看上市公司### 2.1 囤币商是维持公链生态的稳定器囤币商的"只买不卖"原则有助于降低加密货币波动率。Strategy持续买入BTC后,近两年BTC波动率已显著降低。### 2.2 加密货币项目方反选上市公司1) 保险公司/控股平台适合做PoW公链的囤币商2) 互联网/云计算公司适合做PoS公链的囤币商 3) 软件安全公司适合做Infra项目的囤币商## 3. 关于去中心化的思考加密货币生态呈现"去中心化"、"多中心化"和"单中心化"并存的格局:- BTC:高度去中心化,但Strategy或成为"准中心"- ETH:多中心化,上市公司囤币可能成为"第三极" - SOL:倾向于"单中心化",上市公司难以扮演更大角色未来,项目治理架构将不断流动。上市公司和项目方需要明确彼此角色,做好预期管理,才能建立长久的合作共赢机制。
特朗普效应:上市公司与加密货币的双向选择博弈
加密货币与上市公司的双向选择
2024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加密货币行业迎来一系列利好政策。许多上市公司开始效仿Strategy公司,成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囤币商。然而,不同加密货币的特性各异,上市公司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标的。同时,加密货币项目方也希望吸引优质上市公司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本文将从上市公司和项目方双向视角,分析两者的选择逻辑。
1. 上市公司视角看加密货币
1.1 覆盖融资成本:PoS公链代币优于PoW公链代币
对于依赖债务融资的上市公司,持有PoS公链治理代币并质押,可获得2%-7%的年化收益,有助于覆盖融资成本。相比之下,BTC等PoW公链资产难以实现"钱生钱"。
1.2 上市公司如何选择PoS公链代币
不同上市公司的需求各异,主要分为三类:
2. 加密货币项目方视角看上市公司
2.1 囤币商是维持公链生态的稳定器
囤币商的"只买不卖"原则有助于降低加密货币波动率。Strategy持续买入BTC后,近两年BTC波动率已显著降低。
2.2 加密货币项目方反选上市公司
3. 关于去中心化的思考
加密货币生态呈现"去中心化"、"多中心化"和"单中心化"并存的格局:
未来,项目治理架构将不断流动。上市公司和项目方需要明确彼此角色,做好预期管理,才能建立长久的合作共赢机制。